半个月前我出现了腹痛症状,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所致,没放在心上,但是后来几天腹痛越来越严重,还伴有便血症状,妻子觉得不对劲拉我赶紧到医院检查。
经肠镜检查后,我被确诊为肠癌,而且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。当时我和妻子两人又惊又惧,眼泪一下就绷不住了。
在医生问诊中,我坦言这几年一直有便秘症状,经常两三天才排便一次。半年前开始更是出现了腹胀的情况,腹部闷痛好几天不排便都是常有的事情。
医生表示那些症状都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,如果我那时没有拖延,及时就诊,或许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。
我好后悔啊,才三十多岁的年纪,仗着年轻力壮对身体异常不重视,放任自己一步步走向肠癌,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……
事实上,很多肠癌都是拖出来的,如果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,或许能大大提高治愈率!
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李红岩表示:90%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的,肠道内的息肉就像是体内的定时炸弹,从息肉到癌症会经历5—10年的时间,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将息肉处理了,就不会发展为癌症。
因此,肠癌可以说是拖出来的。
山西省中医院王晓娟提醒:排便如果出现下面几种异常症状,要警惕肠癌来临!
1、排便习惯改变
肠癌可能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,且便后有便不尽,“里急后重”等症状出现。
2、大便颜色异常
癌细胞侵犯肠黏膜,可能会导致肠黏膜破损出血,从而引发便血现象。出血时间较长且在大肠部位的,可能会有黑便,而出血时间较短且在直肠部位的,可能会出现鲜红色大便。
3、大便形状改变
随着肠癌细胞的发展,会导致肠管变窄甚至出现堵塞,大便性状就可能变细,甚至导致排便困难。
4、大便次数增加
直肠癌会反复刺激直肠,导致患者大便次数增加。
5、便血
出现便血现象,很多人会当做痔疮处理,到了后期便血严重,就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。
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中心何裕隆教授提醒:这几类人很容易被肠癌盯上,最好尽早进行肠镜检查!
饮食结构不合理:饮食上太过精细,可能会刺激胆汁分泌,增加致癌风险,尤其是便秘的人要避免饮食过于精细,小心被肠癌盯上。
有家族病史: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过肠癌的人群,要考虑遗传家族性倾向,要做好肠癌的排查。
摘除胆囊的人群:胆囊被摘除的人群,胆汁会进入大肠,这类人患肠癌的风险更高。
40岁以上的人群:即便没有肠癌家族史,40岁以上的人群也要重视肠癌,做好定期的排查。
据统计,90%以上的患者在确诊肠癌前并没有做过肠镜,如果能早筛查、早发现或能避免患癌。
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李红岩提醒:如果出现下面这五种情况,或在提醒该做肠镜了!
1、50岁以上的人群
2、50岁以下有便血、大便习惯或形状改变的人群
3、有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症状
4、大便潜血阳性
5、腹部影像学提示肠壁增厚
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指出:肠镜是筛查肠癌及肠癌确诊的“金标准”!
因为通过肠镜检查,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结肠、直肠、肛管及回盲部黏膜状态,还能通过细胞学检查和活体病理学检查,更好的诊断出肠结核、腺瘤、肠炎、肠息肉及肠癌等多种疾病。
肠癌如果能早发现及时治疗,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癌症。
据统计肠癌从良性到恶性一般需要15年以上,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,治愈率可达到90%以上,一般建议可间隔十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筛查。
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发布的《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(2016年,上海)》显示:70%的散发性肠癌与生活习惯有关,有66%—78%的肠癌可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。
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(原260医院)医师赵伟彤提醒:预防肠癌,要做到下面几点!
1、适当运动
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和肠道的蠕动,还能增强免疫力,减少肠癌的发生风险。
2、尽量选择低蛋白高纤维素饮食
高蛋白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分解成有毒气体,增加肠道的损伤,甚至增加肠癌风险。而高纤维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,促进大便的排出。
3、遗传易感性
有遗传性非息肉肠癌或家族性肠息肉病的人群,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排查。
4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
可通过定期体检、直肠指诊、大便潜血试验和肠镜检查等来检测直肠肿物,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尽早进行第一次肠镜检查,没问题的话可间隔5—10年再检查。
多数肠癌都是拖出来的,如果出现上述几个异常症状,要警惕肠癌来临,一定要尽早排查。
肠癌的预防大于治疗,平常要做好肠癌的预防,适当运动,多吃低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,尽早发现尽早切除,以便提高治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