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肠梗阻,想必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。
尤其是在每年的长假后,肠梗阻的就诊人数会出现一个小高峰,其中最多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。
据数据显示: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%左右,其中的70%~80%有腹部手术史。
因此,对于肠梗阻的预防和治疗,需要加强对其发病趋势的了解,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,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。
1、吸入性肺炎
当患者呕吐时,应协助其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。呕吐后应及时清洁口腔卫生,并记录呕吐物的量、颜色及特征。
如遇吸入性肺炎,除了遵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外,还应协助患者翻身、敲背。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、咳痰、胸痛、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。
2、腹部感染和肠瘘
注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,严格操作无菌技术,避免逆行感染的发生。
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补充营养,恢复口服饮食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。
观察术后腹胀腹痛症状是否改善,肛门恢复排便和排气时间。如果患者出现腹膜炎,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和肠瘘的发生,并及时告知医生。
3、肠粘连
协助患者翻身,活动肢体。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,促进肠蠕动恢复,防止粘连。患者是否再次出现腹胀、腹痛、呕吐等肠梗阻症状。
一旦出现,应及时向医生报告,并协助治疗,包括口服石蜡、胃肠减压或准备再次手术。
肠梗阻后要观察排便和排气量,做好记录并立即告知医生,严格遵医嘱服药或灌肠,经肛门排气。
期间要绝对卧床,禁止吃任何食物,因为期间肠道通气受阻,肠道蠕动减少。进食后,肠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含量会增加,导致严重的腹胀。
因为恶性肠梗阻发展缓慢,早期仍有部分食物、气体、液体可通过肠道,所以早期症状可能不会太明显。
起病时,通常患者仍有排便或排气,通常有间歇性腹痛、恶变、呕吐、腹胀等症状,可由患者自行缓解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后期会逐渐恶化为持续性症状,排便排气消失,最终患者无法自行缓解。
对于肿瘤引起的大肠梗阻,放置支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,可以立即解除梗阻,减轻患者的痛苦。
比如遵守医嘱,按时服药、进食,避免进食刺激性、高纤维素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根据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,预防感染。
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,如腹胀、腹痛、恶心等,可以口服药物或通过胃管减压缓解症状。此外,按时进行腹部体征观察,如有异常及时就诊。
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,生活中还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康复锻炼,促进身体恢复。注意饮食,避免食用刺激性、高纤维素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
此外,定期复查,避免再次发生梗阻,如出现并发症,及时就诊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