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会不会爬行,重要吗?优优很小的时候,就不喜欢爬行,有时候妈妈故意地将优优放成一个爬行的姿势,优优要不就是直接趴下,要不就是开始向后退,完全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思做。
而对于这种情况,其实优优的妈妈也不是太在意,觉得孩子不会爬行就不会爬行呗,会走就行了。
如优优妈妈说的那样,优优虽然说爬行技术不咋地,但是在学习走路的时候,学得还是比较快的,周岁的时候就能够走路了,比同龄的孩子走的都更加稳当,而优优的妈妈也见人就炫耀,说自己的宝宝不会爬就会走,以后肯定是大长腿高个子。
对于优优妈妈的炫耀,邻居们也是比较赞同,因为在邻居的心中,孩子不会爬就会走,确实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表现。
时光如梭,刹那间优优就长大了,而这时候的优优,经常会出现一些“萌”行为,比如说走路的时候碰到墙、摔倒的时候不知道扶等等。
刚开始的时候,优优的妈妈还觉得孩子的行为很萌,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优优妈妈发现,优优经常是一副反应不太机灵的样子,直到上小学的时候还会出现肢体反应慢等现象,这就感觉不对劲了。
后来,优优就此情况咨询了自己一位朋友,结果被告知,孩子很可能是出现了感统失调的情况,而造成感统失调的根本性原因,就是因为优优小时候不会爬就会走。
为何不会爬就会走,会引起感统失调?
孩子在小时候,本身的感觉统合能力是不完全的,是需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加强,最终形成的。而爬行这个行为,就是完善大脑感觉统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如果说不会爬行就会走路,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的前庭平衡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锻炼,从而引起感统失调的现象。
另外,不会爬就会走,还和先学爬行再学走路的孩子,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。
“先爬后走”和“不爬就走”的区别
先学会爬行,然后再学会走路,这是孩子正常发育道路中的必经过程,如果说有些孩子省略了爬行的这一阶段,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不完整的,而这种不完整的成长经历,将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。
a先爬后走的孩子更聪明
爬行这种行为,是一种对孩子大脑产生较多刺激的行为,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和小脑进行更为紧密的配合,算是锻炼孩子脑部反应、刺激大脑发育的一种积极行为。
孩子在进行爬行行为的整个过程之中,大脑将会变得十分的活跃,各种信息的处理速度会加快,会更加熟练于对信息的处理和指令的发布,也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。
而不爬就走的孩子,完全失去了这一阶段对于大脑的锻炼,相比来说,先爬后走的孩子大脑会更加灵敏。
b先爬后走的孩子更专注
爬行还会对孩子的专注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。因为孩子在爬行的时候,需要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起来,这样才能够实现理想的爬行姿态,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爬行目标。
另外,在爬行的过程中,因为孩子需要时刻地调整自己的方向、躲避障碍物等,这也会让孩子被动地集中精神,对于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很有帮助。
c先爬后走的孩子,或将更协调
爬行行为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,孩子在爬行的时候,不但需要四肢达到良好的律动,还需要身体、颈部、头部以及感觉器官的配合,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前进姿态,宝宝才能够完成整个爬行姿势。
而那些不爬就走的孩子,因为缺乏了这种极佳的协调锻炼机会,就会变得四肢不太协调。
就比如优优的那种情况,走路的时候明明看到了障碍物,但是就是要撞上去,这就是感觉与肢体的不协调,感觉器官的信息及时地传达到了大脑,但是大脑却没有根据信息发出躲避的指令,最终导致优优撞墙。
所以,宝宝不爬就走并不值得骄傲,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。而这也要求家长,在孩子学走路之前,一定要多培养孩子爬行的行为,在孩子拥有爬行能力的时候,就需要让孩子去爬,爬得越多越好。
在引导宝宝爬行的时候,有些问题需要注意:
①确保宝宝的安全:宝宝出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,对于各种危险因素其实是完全不知道的。所以,宝宝在练习爬行的过程中,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爬行安全问题,避免地上有垃圾、尖锐物、灰尘等,确保宝宝的爬行环境干净卫生又安全。
②注意宝宝的爬行条件:宝宝爬行的时候,一般都是手部、膝盖、足部着地,有些小宝宝还会腹部着地,所以我们就需要给宝宝准备适合爬行的条件,比如让宝宝在床上爬、在学步毯上爬、在瑜伽垫上爬等等,避免孩子在冷地板上爬,因为地板又冷又硬,对于宝宝的健康不利。
写在最后
不会爬行就会走路,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,家长们不要再以此为荣了,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情况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,让孩子先学会爬行,再学走路,避免长大以后孩子感统失调,那会对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