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,排卵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理阶段,它标志着女性生育能力的高峰期。在这个时期,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细微的变化,以适应可能的受孕过程。
当女生进入排卵期,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:
01、体温变化
排卵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,女性基础体温会升高0.3-0.5℃。而后随着黄体的萎缩,体温也会逐渐下降。每天记录基础体温,连成折线,可以清晰地看到体温波动,帮你验证有无排卵。且体温升高维持的时间长短,还可用来反映黄体的功能。
02、胸部胀痛
主要是因为雌激素的影响。在卵泡发育成熟准备排出之前,卵巢会产生大量的雌激素,出现一个峰值。在催促垂体产生黄体生成素,诱发卵子排出的同时,大量的雌激素也会刺激乳腺,可能会出现乳房胀、痛。
不过随着雌激素高峰回落,这种感觉也会自行缓解消失,不会有负面影响。
03、下腹抽痛
卵泡成熟后会破裂,排出卵子。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人会出现突然的痛感,像肚子抽筋了一样,有人称之为“排卵痛”。这种抽痛,可能一两下就消失了,也可能会持续1-2天,但是对身体无害。
04、分泌物增多
雌激素分泌量增高,也会影响到宫颈腺体,产生更多粘液,有些姑娘会觉得内裤湿湿的。到排卵期时,宫颈粘液会变得粘稠、半透明,呈鸡蛋清样,很容易拉丝。
05、性欲变化
卵子自排出后只能在人体内存活72小时左右,为了提高繁衍几率,在排卵期前女性性欲望和性幻想会比较活跃。有研究表明,排卵前女性的孤独感和性驱动力都在逐步增加,在这个阶段,性行为也会比较活跃。
06、排卵期出血
排卵期前雌激素、孕激素都会升高。雌激素波动会影响到子宫内膜,可能造成部分内膜提前脱落,出现出血,称之为“排卵期出血”。
排卵期出血少则1天或少许点滴,多则好几天,几量也不少,但并不影响身体健康。不过内膜息肉、粘膜下肌瘤、宫颈病变、剖宫产切口憩室等疾病也会造成异常阴道出血,需要进行鉴别。
1、月经周期推算
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人来说,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往前推14天左右,不过由于很多女性的月经不是特别规律,因此可以在推算出的日期上前后浮动三天左右。
2、排卵试纸监测
在排卵之前,促黄体生成素(LH)不断升高,在排卵之前达到峰值,而排卵便发生在峰值后的1-2天内。
3、基础体温监测
每天早上睡醒后,什么都不要干,赶紧拿起准备好的温度计开始测量即可。排卵期相较于平常,体温会升高0.3℃-0.5℃
4、B超监测
在所有监测排卵的方法中,目前最为准确的是B超监测,它不仅可以测出两侧卵巢中是否有优势卵泡,同时还能测出优势卵泡的大小、子宫内膜的厚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