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。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句话,说得颇有道理,放在革命先烈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一句话,正是因为他们用生命打天下,现在的学生才能在如此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。
所以学校和家长从小就在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,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,每到特殊的日子也会通过各种活动去加强教育,给学生传递正能量。
像在清明节前后去烈士陵园扫墓、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这种活动,各地学校都会组织,本来这是一件好事,但是宁夏固原一所学校的做法却没能让家长满意,甚至还被指责是在拿学生“作秀”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。
每年的清明节,不同学校都会组织一些祭奠先烈的活动,去烈士陵园扫墓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活动,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,但是宁夏固原却因此惹来不少的质疑。
该校每年清明节前,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凌晨4点出发,徒步54公里去祭拜英烈,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靠“双脚”去感受先辈们的辛苦。
在体验的过程中,师生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艰苦的环境和多变的天气,还是对身心的巨大磨炼,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先烈们的奋斗精神。
本来这是一件好事,但是有很多家长却觉得这个活动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,而且十分辛苦,那么远的距离,路上的安全性也没有保障,所以也是多有担忧的。
而且网上也有一些网友觉得学校就是拉着学生来给自己“作秀”,最后吃苦受累的是学生,获得荣誉和赞叹的是学校。
不过也有一些人是认可学校的做法的,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,但54公里确实有些太远了,别说孩子了,就连大人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,属实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原本是一件充满教育意义的好事,却引来如此多的质疑,学校也是万万没想到的,对于大家的质疑,学校方面是这样回应的:最好的教育就是亲身经历,通过徒步百里祭奠英烈的活动,能够让学生缅怀英烈,磨砺和锻炼自身。
据学校的领导表示,这项活动自从1995年发起后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,已经整整坚持了28年的时间,每年都会带学生徒步百里去缅怀英烈,从未间断过,就这一次已经是自己第7次带领学生参加了。
而且在徒步的过程中没有人“使用特权”,全校师生一起感受英烈们的奉献与牺牲,全都是一步步走到烈士陵园的,是很好的体验式教育,并且过程中全程有警察、医护人员以及救援人员跟随保障师生的安全。
小编觉得确实对于娇生惯养的学生来说,这样的活动是比较辛苦的,但是他们体验之后都会深有感触,对于先烈也多了很多的敬畏心,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,远比那些“嘴上”教育要强得多。
所以家长也别太矫情,既然学校已经坚持了28年,就说明不是在拿学生作秀,这种传统理应坚持下去,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。
家长想要保护学生的心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需要明白的是:学生并非温室里的花朵,保护得太好反而是一种坑害,所以家长也要学会适当放手,对学校给予充分的肯定,而不是动不动就想当然地指手画脚。
而且家长也要正确看待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,有些内容本就是课本上难以学到的,通过这种体验式活动确实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,也能让学生铭记于心,所以家长理应多给一些鼓励,别让溺爱拖累了孩子的成长,到头来培养出一批只会学习的“巨婴”。
当然家长的担忧其实也有道理,学校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,保证学生体验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,也别让体验流于形式,既然选择去体验,学校领导和老师也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,不能让学生替你去“作秀”。
【小编寄语】先烈为了后辈付出了生命,理应得到后人的尊重与祭奠,学校的这种做法既是教育也是磨炼,对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,希望家长能少些质疑多些鼓励,当然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的教育有很多种,学校也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,别盲目跟风随大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