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现在不仅是学历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道路,就连年龄也成了很多人不可逾越的难关,古时候说“三十而立”,但处于鼎盛时期的35岁却成了无数人迈不过去的就业门槛。
考公考编强调“35周岁”门槛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个门槛已经扩大到了各行各业,一旦超过了35岁,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就难于登天,一名985院校毕业的男硕士,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35这个坎究竟有多难过。
“中年焦虑”是很多打工人都有的,正值人生鼎盛时期,却常常因为就业的问题愁眉不展,尤其是超过35岁的人失业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,有再好的简历都无济于事。陈涛就是众多大龄求职者中的一员,他毕业于985名校四川大学,拥有哲学硕士学位,毕业后还在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工作,可以说履历还是很丰富的。
但名校毕业、高学历也没逃脱失业的窘境,在失业半年的时间里,他四处投递简历,但大多石沉大海,就连想给人当实习生的机会都没有,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心意的工作。
在此期间他甚至想到要去青城山当道士,但是却因为年龄超过35周岁而被拒绝,在求职屡屡碰壁和现实的逼迫之下,他无奈选择送外卖来谋生。
陈涛选择脱下“孔乙己的长衫”,放下身段去送外卖,但又赶上了淡季,几乎没什么收入,在人生的不如意和现实的打击之下,他几近崩溃,选择发到网上诉苦寻求共鸣,引来不少人的关注。
很多网友看后都表示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,好像35岁以上的人都犯了天条一样,哪哪都不要,在狼多肉少的职场里根本就像“炮灰”一样,属实难以接受。
而陈涛这样的经历可不是个例,而是普遍现象,35岁就好像成为了一个魔咒,一旦超过这个年龄自身价值就大打折扣,有再好的履历都很难被认可,简直是时代的悲哀。
现在就业门槛越来越多,学历、年龄乃至家世背景都能影响学生的就业,从学历和工作经验上来说,陈涛也是十分有优势的,但只因为年龄超过35岁就四处碰壁,属实有些无奈。
这也是大环境造成的,一大批应届生等着上岗,相比较而言,用人单位肯定愿意要好摆弄的大学生,大龄求职者虽然有经验但麻烦事太多,说到底还是人才过剩,用人单位不担心招不到人,所以就会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挑选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。
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狭隘的偏见,让年龄成为人才的“拦路虎”,很多有能力的人在简历筛选环节就被淘汰,根本没有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,所以用人单位就会错失不少人才。
所以小编觉得除了要让大龄求职者提升自身能力之外,用人单位才是最应该自我反思的,有招聘门槛是对的,但也不可以太苛刻,还是要以考察学生能力为主,别到时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现在的就业大环境摆在眼前,虽说国家也在想办法去制约与平衡,但是转变依然需要漫长的等待,所以学生与其寄希望于环境改变,倒不如打好提前量。
既然学生害怕失业的危机,那么可以选择考公考编,当然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和考研,学生想要一举上岸,就要提前备考,并在大学期间争取入党,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竞赛活动来丰富履历,同时也能提升综合实力。
不过体制内一个萝卜一个坑,能考上的寥寥无几,那么普通学生不要太执着,将注意力放在个人能力提升上面,当专业水准达到一定高度,年龄就不会成为阻力,就怕一瓶不满半瓶晃。
除此之外,学生也要认清社会现实,职业选择要从长计议,选择一些发展趋势明显且空间较大的行业和岗位,并且做到边工作边学习,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。
【小编寄语】35岁本来是人生的黄金年龄,但现在的社会风气让很多学生都迈不过去这个年龄的门槛,虽说也有学生能力的问题、家庭琐事等主观因素,但说到底还是就业大环境不好,所以还是希望能够多给35+求职者一些机会,不要让年龄埋没了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