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宝宝出生,作为父母都会关注关于孩子的饮食起居,特别是在吃这一方面,吃什么,怎样吃,每一位家长都格外重视。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?
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,从婴儿到幼儿,食量在增大,食物类型也要发生变化。到了一定月龄,单一的奶粉或者母乳已经跟不上宝宝成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,婴幼儿辅食添加被提上日程。当时我还买了一些辅食书籍,就为了让宝宝吃上一口健康又放心的辅食,助力成长。
科学地添加辅食可以提供宝宝发育所需的丰富营养,促进健康成长,还会使喂养更顺利,辅食是宝宝初期阶段成长的里程碑。
一般从4个月左右,宝妈就开始有意识地了解关于婴幼儿辅食的相关经验,到了6个月很多宝宝就已经开始逐步接触辅食。对宝宝们来说,辅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辅食的营养成分和种类高于奶粉和母乳,另外通过食用辅食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,对吞咽能力也是一种锻炼,为日后自主进食打下基础。
但每一个孩子的发育节奏不同,每个家庭的喂养方式也有差别,并不是所有宝宝到了一定月龄都能欣然接受辅食,这与孩子的发育程度有关,也和喂养方式或者家庭对辅食的重视度有关。
如果新手父母没有喂养经验,添加辅食时操作不当,很可能会出现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而宝宝却抵触辅食,甚至对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。所以,平时要多吸收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,帮助调整喂养方向,让宝宝吃得好、长得健康。
家长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,对饮食也会非常关注,但仍有一些缺乏经验的宝妈,虽然很认真给宝宝做辅食,却在一些环节经常踩雷。
辛辛苦苦用很长时间准备,而宝宝却并不感兴趣,甚至抗拒吃,大多是以下几种原因所致。这些误区,在我当妈妈的最初,也犯下过,好在后来慢慢都调整过来了。
1、辅食添加顺序不当
宝宝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食物就是母乳或者奶粉,也已经习惯这种流质食物的饮食方式。
添加辅食对做辅食的宝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挑战,食量和饮食方式、口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,要把握食物由单一到多种,由少量到多量的原则,口味也要从清淡开始。
否则开始就让宝宝接触多种辅食,或者口味很重,与他习惯的奶粉或母乳相差太大,给宝宝带来不好的体验,自然会抵触。
初步添加辅食,宝宝并没有接触过母乳和奶粉以外的食物,要注意每次先添加一种食物,间隔2-3天后,再加入新食物。还要留意观察宝宝对食物的适应性,一旦发现过敏现象应该立即停止喂食。
2、饮食规律被打乱
宝宝自出生开始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,每天喂几次母乳或奶粉,每两次之间间隔多长时间都有规律,宝宝已经养成了习惯。
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才有助于成长发育,开始添加辅食也要遵循喂养时间的规律,切记随心所欲想起来就喂。
如果在不是吃奶的时间喂辅食,喂养时间被打乱,宝宝并不饿所以会产生抗拒,或许并不是因为辅食的问题,而是单纯的不是进食时间 ,宝宝不饿而已。
3、不愉快的进食经历,给宝宝心中留下阴影
几个月的婴儿虽然不会表达,但是他们已经有感知和记忆,如果在吃辅食时曾经有过不愉快的进食经历,在心中留下阴影,再一次被喂辅食时,也会产生抗拒。就如宝宝曾经在医院打过针,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,就会记起曾经的疼痛产生恐惧感。
添加辅食也一样,比如在宝宝不情愿进食的情况下,被成人强行喂食,或者曾经被食物烫到过,喂食的勺子曾经喂过药等等,这些不愉快的经历,都会使他产生抗拒。
如果在添加辅食初期,宝妈不注意喂养方式和控制食量,使宝宝一时难以适应导致积食不舒服, 宝宝也会对辅食产生抗拒。
《辅食每周吃什么》这本书中认为,添加辅食有讲究,并不是单纯地从喝奶到吃辅食这么简单,不仅要把握添加时机、添加种类和食量,还要注意辅食的做法,如果在这方面偷懒,其实就是在坑娃,两类偷懒辅食要远离。
第一类:汤泡饭
很多人认为营养都在汤里,骨头汤和蔬菜汤泡米饭,营养丰富并且米饭也被泡软,吃起来方便,营养丰富还容易吸收。其实这种认知完全是误区,汤在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,而米饭被汤浸泡看似很软,其本质还是硬的。
宝宝的胃很娇嫩难以消化,并且汤泡饭所含营养有限,缺少身体发育所需基本的蛋白质和维生素,对成长没有帮助。
被汤浸泡过的米饭由于淀粉膨胀,宝宝吃下去后容易产生饱腹感,胃部产生错觉,发生涨肚使宝宝难受。
第二类:纯粗粮辅食
粗粮相对于面粉和大米营养更丰富并且更有助于消化,成人不能只吃精细食物经常搭配粗粮,对身体健康有益,而粗粮的特点,需要反复咀嚼才容易消化。
对于宝宝来说,咀嚼功能比较弱,胃部还没有发育完善,如果咀嚼不充分,粗糙的粗粮难以消化,容易伤害宝宝肠胃引起积食,还容易损伤食道。
小编寄语:
到了一定月龄给宝宝添加辅食,要根据发育程度和孩子的接受能力及咀嚼和消化能力,要把握种类由单一到多种逐步适应,食量由少到多。食物质地也应该由细到粗,由半流质到固态,慢慢锻炼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,还要注意少添加或者不添加调料,并且伤害宝宝胃部的偷懒辅食一定要远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