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老人帮忙带孩子,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但一个家庭中有双方老人,他们带孩子的方式,难免会被拿来做比较。
小编发现,年轻夫妻开始对老人疼爱是否“真心”,做出各种评价。以自己心中的标准,去衡量老人的做法。
不过由于老人和年轻人之间,育儿方式存在差异,一些小误会容易让老人寒了心。
前段时间,邻居家小两口吵架,理由是宝妈觉得,婆婆平时疼孩子的表现,都是“装”出来的。
宝妈表示,娘家妈每次来都给孩子买东西、花钱,婆婆只是动嘴说说喜欢大孙子,实际上等到花钱时,却“一毛不拔”。
每次婆婆带着孩子出去玩,孩子有喜欢的东西,婆婆都会以“太贵了、没用”等理由,拒绝孩子花钱。有好几次孩子和爸妈告状,说奶奶不给自己买零食。
宝爸见孩子这样说,便教育孩子奶奶挣钱不容易。可惜宝妈认为,老人就是有钱舍不得孩子花是“假疼娃”的做法。
夫妻俩争执不下,丈夫对宝妈的吐槽感到不满。一气之下就让老人娃回老家了。免得带娃时间越长,矛盾越多。
年轻夫妻评价老人带娃的标准不一样,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很多人是在意老人是否愿意给孩子花钱的。
这种例子小编不是第一次见了,平时也会有许多家长私信给我,觉得老人不花钱,就是不爱孩子。
甚至觉得老人只许下承诺,却不真的给孩子花钱,是虚伪、小气的表现,这样以后怎么叫孩子去孝敬他们。
对于这个问题,如果在我没有孩子之前,也会觉得老人有些小气。但生了宝宝之后才知道,有时老人不愿意给孩子花钱,也是为了孩子好。
我的外婆,平时也不倡导给孩子多花钱。用她们老一辈话说,给孩子花太多的钱,是在损孩子的“福报”。
这种理由年轻人不容易接受,但大家也不能完全否定老人的做法。因为相比于不花钱而言,以下几种方式才是老人“假疼娃”的表现。
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不仅仅需要物质充足,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怎样的教育。
有些老人给孩子花了很多钱,但带出的孩子没有教养,不懂得感恩和回报。有些老人确实不给孩子花钱,却能把孩子带得很好,人人夸赞。
“挑拨”亲子关系,是假疼娃的表现之一
有些老人在带孩子过程中,或是因为对儿媳和女婿不满,或是因为自身性格原因,真的能做到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”。
他们虽然表面上对孩子很好,却在背后挑拨孩子与爸爸妈妈的关系。例如说爸爸妈妈不管他,以后只孝敬老人,给孩子起到很不好的榜样。
偏心才是“假疼娃”,两个孩子都不受益
在一个家庭中,还可能出现一位老人带两个孩子的情况。如果老人真的是因为生活习惯节俭,那么两个孩子他都不会花太多的钱。
如果是“假疼娃”,他只是给其中一个孩子花的钱比较少,对另一个孩子却表现非常舍得。
其实这样的偏心对两个孩子都不好,花钱少的孩子受委屈,觉得不公平;花钱多的孩子觉得理所当然,以后的要求可能越来越高。
无底线地溺爱孩子,才是“假疼娃”
有了两个孩子后,小编深深觉得,老人带孩子时有原则、严肃一些,反而比无底线溺爱孩子更好。
在隔辈带娃过程中,前者可能会让孩子的哭声多一些,但孩子得到了应有的教育。后者让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,但毫无规矩和家教可言。
如果老人事事都顺着孩子的意愿,看起来是爱,实际上才是“假疼娃”,为孩子以后不好教育埋下隐患。
爱不是一种表面形式,如果老人只愿给孩子花钱,平时却不管教孩子的小毛病。甚至自己出去打麻将,跳广场舞,对孩子置之不理,花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。
更何况老人到了带孩子的阶段,多半已经年龄较大,而且很多老人是没有太多退休金和养老钱的,舍不得花钱是情理之中。
不管换句话说,老人只要帮年轻人带孩子,就已经很值得感激了。不能强求,让他们用花钱的方式证明自己爱孩子。
无论是奶奶带娃,还是姥姥带娃,既然已经出力了,那么孩子的日常开销,就应该由年轻夫妻自己负责,否则老人有很大压力。
在评价老人是否愿意给孩子花钱时,不仅要考虑老人的经济条件,年轻夫妻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对老人好。有时候老人不愿意花钱,确实是因为没有必要性。
持家过日子,并非喜欢什么就一定要买下来。如果老人是有原则的,不给孩子乱花钱,反而会让孩子养成好习惯。
小编心里话:
有人帮忙带娃,年轻夫妻在外拼搏,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。人心都是相互的,老人虽疼爱隔辈,但总是被嫌弃和质疑也会心寒。